CBA该不该限制外援,一直是个争议性的话题。前任篮协主席李元伟,曾开启一个北极星计划,引入强援,实行双外援制度,希望提升CBA的竞技水平。近些年,为了提升本土球员的水平,对联赛外援的上场时间进行限制。有些人又质疑,这是一条错路的路线。
到底应不应该限制外援?
在当前情况下,限制外援毫无疑问会提升本土水平。如果不限制外援,崔永熙、林葳、杨瀚森这些年轻球员就会和几年前那波球员一样,没什么机会拿球,完全沦为工兵。球员的成长,肯定是需要大量球权,大量赛场上的实践的。
日本在内的东亚后卫,为什么常常比中国的强?因为他们没有大个子,小个子拿球随便抡,抡多了自信、经验和水平就来了,而传统上,中国内线是比较强的,教练不太愿意让相对得分不稳定的小个子出手。不久前李群接受采访时,就说过90年代时,教练不太愿意让后卫得分。
像河村勇辉这种小个子随便沦,在国内是不被允许的。时间久了,中国后卫就显得没灵性和创造力。这就是球权和大量出手的重要性。
CBA别说是三外援了,双外援时期又不是没有经历过。北极星计划那段时间几乎所有球队都沦为外援的二人转,本土球员只需要跟跑前排围观就可以了,全线沦为工兵。国家队水平的严重下滑,其实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这几年限制外援,后面是肯定会收到效果的。
当然,如果个别球员有超级天赋,像姚明这种,外援也拦不住,大概率也能成长。但中国没几个这样的超越天赋,有的只是那些有点天赋,需要培养的球员。这些球员如果只是坐在板凳上,或者在场上前排围观,是不会成长起来的。
是的,很多人觉得,为什么强大的西甲基本不限制外援,NBA不限制外援,为什么连日本联赛都准备不限制外援。
这就没看清问题的本质了。西甲、NBA不限制外援,是因为他们本土的水平,与所谓外援是相接近的,大量外援的涌入,不会导致本土球员完全沦为看客,因此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
日本联赛表面上外援比CBA多,实际上他们是限薪的。换句话说,是限制了外援的水平,使他们与本土大致接近,可以对本土形成竞争而又不至于打死。
如果要增加外援份额,是必须看着本土的水平,进行务实的限制和放开的。本土水平不行,就只能保护性地放开。本土水平强了,就可以放得更开一些。本土水平像欧洲、美国一样强了,就可以完全不限制外援。
我知道有些人会说联赛跟国家队没关系,联赛应该无限开放无限强大。我建议这些人直接看NBA去,不必讨论CBA了。地球上除NBA之外的其他联赛,也不必生存了。
CBA的生命力,有一半就是植根于本土的,没有本土因素,根本就不会有人看。好好培养本土球员,养出明星来,国家队的成长提上去,CBA才能真正做大做强,赚钱开心。另一种思路下,买12个强大的外援组队来比赛,你认为会有球迷买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