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永报道中超进入间歇期,国足也将于23日集结,开始备战9月开始的18强赛。近日,辽宁省体育局公布的一个关于此前36强赛沈阳中泰之战的数据,引发了讨论,也让外界对于即将开始的18强赛愈发期待。
“仅6月6日国足在沈阳的一场比赛,就有超4万名外省市球迷涌入沈阳,直接带动消费超3亿元。“辽宁省体育局产业处处长李志刚介绍说。辽宁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将国足世预赛的“比赛日经济之疯狂”,充分展现在球迷的面前。而这实际上,也是目前各大城市积极申办18强赛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中国足球而言,“比赛日经济”是一个不容忽视、值得深究的课题。
在国足结束了36强赛之后,有关18强赛的主场申办成为了热点,单单前两个主场的申办就高达15个城市参与:长春、重庆、大连、海口、杭州、呼和浩特、济南、温州和厦门等9个城市申办了国足9月份主场和沙特阿拉伯的比赛,中国足协在考虑了球队旅行、气候条件和社会效益等因素,确定大连梭鱼湾专业足球场为国足9月份18强赛的比赛场地;北京、长春、长沙、常州、成都、海口、杭州、丽江、青岛和温州等10个城市申办了国足10月份主场和印度尼西亚的比赛,考虑了气候条件和社会效益等因素,中国足协确定青岛青春专业足球场为国足10月份18强赛比赛场地。
目前距离11月份国足的18强赛主场比赛恰好整整3个月的时间,届时国足将主场对阵日本队。毋庸置疑的是,和日本队比赛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也必然引发更多城市的热情。从时间上来看,申办和审核应该进入到了最后的阶段。
其实,国足的“比赛日经济”在36强赛之前其实是遇冷的,在2023年度,国足在3个国际比赛日安排了6场热身赛,6月份在大连的比赛上座率不佳,9月份在成都的比赛上座率也一般,10月份因为意向城市爽约,国足再次在大连进行了两场热身赛,而且这两场热身赛大连仅仅提供场地保障,运营方面由中国足协自主运营,因临时变更而有了较大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深圳举办36强赛首个主场比赛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结果这场比赛异常火爆,球票被炒到了10倍左右的价格。再之后,36强赛的第二个主场天津以及第三个主场沈阳球迷也都非常火爆。沈阳方面“4万外省市球迷涌入”以及“直接带动消费超3亿元”,同样是深圳和天津的写照。
在当前各方都不看好国足的情况下,尽管部分热身赛吸引力一般,但数据证明,进入正式比赛,尤其是一些较为关键的比赛场次,国足的“票房号召力”依旧。而18强赛,无论从对手实力亦或是比赛重要性上,相较此前的36强赛都不可同日而语,能够与日、澳、沙这样的世界杯参赛队交手,对于目前的中国队而言,称得上可以触及的最高规格正式比赛,其吸引力,不言自明。
需要说明的是,2023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明确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流出的可私下流通的球票数量极其有限,球迷们更应当及时关注国足官方公布的相关售票信息。
比赛日经济的影响力,从职业联赛也可窥见。从2023赛季开始,在中超联赛的赛场上,“比赛日经济”也蓬勃发展,其中进步极为明显的便是俱乐部票务。目前来看,北京国安、成都蓉城、天津津门虎、山东泰山、上海申花等球队的主场球市非常火爆。
以山东泰山为例,2023赛季的票务收入是2019赛季的数倍,2024赛季山东泰山的票务收入也持续走高。更多的球迷走进球场,自然带动了相关产业如餐饮业的发展。
另一个可喜的变化是,中超的客队球迷呈几何倍数增长,2024赛季,北京国安客场对阵沧州雄狮,山东泰山客场对阵青岛海牛,这两场比赛的客队球迷都在5000人以上,客队球迷在1000以上的比赛更是数不胜数。在这种意义上,客队球迷同样是宝贵的财富,他们的到来给城际交通、市内交通、住宿、餐饮等各行业带来了看得见的增收。
此外,足球比赛还有强大的辐射效应,比如前来济南的客队球迷,往往就会去淄博转一圈吃个淄博烧烤,或者去泰安一趟登个泰山,有的更是会环山东游,山东的“齐鲁环线”环形列车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便利。
当然,“比赛日经济”不止如此,还包括球场的餐饮、商品售卖、亲子活动等等,目前,中国足球的“比赛日经济”仍受到一些制约,包括外围商业活动的制约,上座率的制约,也包括部分中超俱乐部球迷建设不足。但在国家层面的相关调研中,“比赛日经济”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各方也都在呼吁政策放宽。
至于安保层面的压力,其实解决方案很简单:不要惧怕问题产生,只要积极介入,便可惩前毖后,今年,大连、青岛等地对相关违法球迷的处置其实便是最好的震慑,再之后便少见球迷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