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19日,中国足协公布第十一期裁判评议结果,中甲有2起错漏判,马宁漏判进球、广州队遭误判点球。而根据足协公布的本赛季裁判评议结果,中甲已被认定12起误判,急需VAR。
争议最大的便是中甲第14轮大连英博主场与云南玉昆的比赛,大连英博第49分钟轰出一脚世界波,皮球弹进球门后又弹出,主裁判马宁没有判进球。
足协裁判评议组认为,皮球弹到地面时已经完整越过球门线,应当判定进球有效,马宁的裁判组漏判进球。但评议组同时指出,在没有球门线技术或VAR的情况下,马宁和边裁几乎不可能及时到达能够准确判断球是否越过球门线的位置,是一次难度极大的判罚。
意思就是,马宁虽然漏判进球,但这是缺乏VAR等技术所造成的。从比赛画面来看,当时马宁和边裁距离球门确实比较远,而进球过程又发生在一瞬之间,判罚确实有难度。
不过另外一起误判判罚难度就小很多了。第14轮广州队客场与延边龙鼎的比赛中,刚开场9分钟,广州队球员禁区放铲,延边龙鼎球员在没有任何接触的情况下做出夸张的假摔动作。主裁判还是判罚了点球。
足协裁判评议组认为,延边龙鼎球员主动摔倒的动作是明显而典型的假摔,应对其出示黄牌警告,主裁判判罚点球属误判。要知道,当时主裁判距离事发地并不远,并且中间没有任何遮挡,客观条件要比马宁的漏判好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无法辨别球员“明显而典型”的假摔,那只能说明裁判的业务水平真的非常差。
值得一提的是,至今足协一共公布了十一期裁判评议结果,小编统计了一下,中甲14轮比赛足协一共认定了12起错漏判,平均一轮将近一起,这个错漏判的概率非常高,也说明了中甲裁判的业务水平太次。
在裁判水平普遍更低的情况下,中甲其实是更加需要VAR这样的技术来帮助纠正明显误判的。即便没有VAR,也可以通过增加门线裁判等方式,来规避禁区内的明显误判。然而在VAR出现之后,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门线裁判了。